丛树桐在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颁奖大会暨闭幕式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09-11-05    浏览次数:

丛树桐

(2009年11月5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各项活动到今天将全部完成,共有约43万名学生参加了预赛,28304名学生参加了复赛的理论考试,2603名学生参加了复赛的实验考试,280名学生参加了决赛。在决赛中,经评奖组评定,并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通过,评出一等奖50名,二等奖 98名,三等奖 132 名,单项奖 4 名。另外,获得赛区一等奖(即保送生)的学生共990名。还有较多的学生获得了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让我代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向所有获奖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全体同学表示良好的祝愿,向辛勤培育过参赛学生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本届竞赛的决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协办,由上海市物理学会、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二附中联合承办。本届竞赛成立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命题组,为了让承办单位集中力量于复赛题和决赛题,所以不参加预赛命题工作。预赛命题组由原常委会负责承担;参加复赛命题组的是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老师们;参加决赛命题组理论命题人员是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们,参加决赛实验命题人员主要是复旦大学的老师们,还有北京大学的老师。今年的决赛实验考试经复旦大学的努力,将以前的3批增加为4批,丛而才能将参加决赛的学生由去年的210人增加为280人。决赛理论考试的阅卷、评分工作由复旦大学承担,参加的人员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的老师。另外,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参加了阅卷评分核心组的工作。决赛实验的阅卷评分工作全由复旦大学的老师们承担。决赛评奖组的成员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们组成。本届竞赛的考务工作由复旦大学承担,会务工作由复旦大学和华东师大二附中承担。让我代表全国竞委会向以上所有单位的领导、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已决定,2010年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由福建省物理学会、厦门大学、厦门市一中联合承办。他们已在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我代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向他们表示感谢,并祝他们的各项准备工作能顺利进行。

同学们,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1984年由老一辈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钱三强先生(时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沈克琦先生(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后任副理事长)等发起和创建的,由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到本届已举办了26届。这是由群众团体主办的面对高中学生的一种课外培育人才的活动,虽然当时与教育行政部门所领导的高考及招生制度没有关系,但由于通过竞赛涌现出一批很优秀的学生,所以从第一届开始,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就主动地到决赛场地,挑选他们的新生。

从1999年即16届开始,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一项政策,决定从教育部认可的全国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学)中选拔高校招收的保送生,每年总数约4000名。中国科协分配给物理学科900多个名额。中国物理学会所领导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每年所确定的分配原则,将这些名额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规定为赛区一等奖。此制度到本届已实行了10年了。

经过全国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主要的成绩就是通过竞赛,激发了广大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高中学有余力而又对物理有兴趣的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爱好物理且能力较强的学生,尤其是其中有一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学生。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这几年来,关于竞赛,关于保送生制度,关于高考中加分的措施,越来越受到较多人的关注,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质疑。据悉,国家教育部也在进行是否调整或怎样调整保送生的研究,这里涉及的方面较多,我想就其中与物理有关的某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不对之处请指教。

首先我想谈谈我们这项竞赛的性质。章程中已说明,它是一项课外活动,对象是高中学生学有余力并且对物理有兴趣的学生,竞赛应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展他们的特长,增强他们的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现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竞赛属于课外活动,它和课内教学有较大的区别,课内教学有统一的教学计划、课时和进度,有严格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以及实际上是统一的教材。教学要求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课上多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这些对大规模地进行教学活动和保证教学质量大面积的达到基本要求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充分发展他们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他喜爱学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探索和创新精神,确需要进一步开展。特别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果不在这些方面为他们提供一些条件,他们就将全部的精力花在重复地做他们本已会做的大量类似的题目上,目的是为了防止高考中万一的疏漏。这实际上是浪费了他们的大量精力,限制了他们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我们举办竞赛的初衷和宗旨,正是希望对那些学有余力,同时对物理又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通过竞赛能发展他们的特长和独立思考、独创性。这里我想引用爱因斯坦晚年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话*:由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目标所组成的社会,而是由标准化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毫无发展可能的、可怜的社会。相反,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目的。我体会,若不能充分发展个人特长、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因此,竞赛的宗旨和素质教育应是一致的,应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当予以重视。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讲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时,特别提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前一段温家宝总理到中学去听课,听课后他的讲话也说到培养有突出才能的人才的重要性。另外,我想到1993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由美国承办,在最后的颁奖大会上,有5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来自美国各地,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奖,由此可见这些有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对物理竞赛和参赛学生的重视,对培养有突出才能的人才的重视。

因此,竞赛是有其特有作用的,对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是不可以在高考之外,另辟高校录取的途径,保送生可以是途径之一。其实,在全国范围来看,这种保送生毕竟是少数的。以2008年为例,全国本科录取数约为3120000,五项学科的保送生占约千分之一,若以理工科来计算,约千分之二。若不与本科录取生比,而与本科加专科全部录取生相比,或者与参加高考的学生相比,则约占万分之几。当然,究竟多少数目比较合适,则需结合实际并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这两年国家教育部也在进行研究和协商。

早在2001年,即实行通过竞赛招收保送生的第2年,我们曾做过一些调查,现在我把那次调查的结果再介绍一下。第一项调查是在北大进行的,对象是1999年参加物理竞赛获赛区一等奖而后又在决赛中成绩优秀的一部分学生,他们在2000年被录取到北大物理系,他们在北大学习一年后,按2001年暑期前的考试成绩排队(不包括公共课体育、政治、外语),结果是,由竞赛选拔来的学生的名次是:2,3,4,6,7,8,9,11,12,13,15,17,18,20,21,23,24,26,30,……,在前30名学生中,占了2/3。以上说明,选拔的效度和质量是相当高的。第二项调查是在重庆进行的,对象是2000年参加竞赛获省级赛区一等奖,即获得保送生资格的学生(这些人大部分没有参加决赛),共42人。到2001年高中毕业时,接受保送而进入自己满意的重点大学相关专业的共28人,其他14人因不满意重点大学为他们提供的专业,他们自愿放弃保送而主动参加高考,结果,这14人都考入了自己挑选的重点大学的相关专业。最后这42人,进入北大11人,清华12人,复旦1人,中国科技大学3人,浙江大学2人,上海交大3人,西安交大2人,电子科大2人,北航2人,北师大、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各1人。这有力的说明,通过物理竞赛获得优良成绩的学生,不仅物理学的好,他们在全国高考中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都达到了我国一些著名重点大学对学生的选拔要求。以上是9年以前的调查,这些年来,竞赛成绩优良的学生,特别是参加决赛的学生,已基本上被北大、清华、复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一些著名大学当场录取了,他们确实是一批优秀的学生。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另一种确实存在的事实,有一些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后,或者受到某些外在的压力,或者没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比较盲目的参加了某种高强度的培训。其实任何人都有攀登科学高峰的可能性,但任何人都有一个成长过程,各人所处环境不同,因此成长的早晚、快慢各不相同,有的是青年有为,有的是大器晚成。如果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而硬要将自己以后可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提前来硬拼,或者硬把参加竞赛的目的定为取得保送生资格,以躲开高考,甚至孤注一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全面发展,结果学的很不慰快,很被动,没有乐趣,总是穷于应付,提心吊胆,产生了畏惧或厌烦心理,处于缺乏信心的苦闷状态。我认为,这样的学习状态,负作用大于正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好处。

其实我们的竞赛并不是为保送生而举办的,保送生的制度决定在后。我们的竞赛带有群众性,对象是高中学有余力而又喜欢物理的学生。竞赛设有预赛、复赛和决赛,这不仅是一个选拔程序,也是一个培养过程,对大多数参赛学生来说,参加与预赛相关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兴趣和爱好的增长,有利于物理特长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虽然你不一定能参加复赛,也没有获得保送或加分的待遇,但如果你在这一阶段的打算,就是希望参赛来进一步培养你的能力,你就不必有任何压力感,你已经达到了你的目标,这只是一个学习过程,你就有一种慰快的心态,就更有信心,不应有什么失落或懊丧或失败的心情。

对喜爱物理有理想的同学,不管你的水平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有两点认识我认为是很重要的。第一点,就是要向那些有卓越成就的物理学家谈他们自己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学习,因为这是他们亲身的经验,爱因斯坦在1918年庆祝普朗克60寿辰会上的讲话**十分值得深思,即那些对科学殿堂存在与否起决定作用的科学家,他们对待科学事业“如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有激情。”不要让一些个人功利主义的目标影响了探索科学真理的追求。我可以再举一个人的讲话,我们不是总希望我国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吗?让我们看看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美籍华人朱棣文是怎么讲他自己的学习的。今年6月4日他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他对毕业生提出的第三个忠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罢休。生命是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是超级的一根筋,我的目标就是非要成为物理学家不可。本科毕业后,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待了8年,读完了研究生,做完了博士后,然后去贝尔实验室待了9年。在这些年中,我关注的中心和职业上的全部乐趣,都来自物理”。看看他这个例子,我们就会多少了解一些这批人具有怎样的精神状态在学习了。

第二点,就是要特别重视自己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在晚年谈到教育时说过: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朱棣文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也谈到这方面的感受:“我在大学工作,最大优点是有学生,他们生气勃勃,充满热情,思想自由,还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改变。虽然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他们是这个社会中你能找到的最佳受众。如果生命中只有一段时间是思想自由和充满创造力,那么那段时间就是你在读大学。进校时,学生们对课本上的一字一句毫不怀疑,渐渐地,他们发现课本和教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于是他们开始独立思考。”我们希望参赛的同学尽早地认识这一点,并重视它,追求它。这里我想顺便谈谈有关培训的一点想法。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争辩,我们应该感谢老师的培养。但同学们得到的也有主次轻重之分,现在所谓的题海战术真是厉害,使得不少同学产生了一种令人担忧的愿望,即总是期望老师能在撒大网的基础上再进行所谓的重点猜题。对于这种愿望,我希望同学们能有点清醒的认识,你在考试中做对了的题,如果都是因为平时训练过同样的或类似的题,或者百分之百的猜中了(如今年复赛中有的题特别是其中最难的题是“成题”,有的学校说被他们“猜中了”),那当然也能说明你有水平,什么水平呢?就是能接受别人教的水平,说得再好一点,就是你有较好的理解能力。但是如果你对平时没有训练过的题,你基本上做不出来,没有猜中的题就无能为力,那么这也说明你的水平,就是你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较弱。若有过分庆幸的心理,令人担忧的并不是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怕使认识走入歧途,把你引导到一个不正确努力的方向上去,这将对你今后的发展产生长远的不利的影响。如果你做对的题有些是没有培训过,而是你自己靠独立思考而做出来的,那么你就应当有充分的自信心,你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你的学习方式的途径是对的。而培养你具有这种能力的老师,才是更高明的老师,他指导你进入到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上去。当然我不是指哪一次的考试而言,我谈的是一般正常情况下。因为具体到某一次竞赛考试,有的题或有些题要求不合理,涉及的基本内容或基本原理超出“全国中学生物理决赛内容提要”,考生做不出来是理所当然的,不能以此来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何,这是命题中的问题。26年来,经过命题老师们的努力,总的来说,很多考题是很好的,得到了普遍的公认和好评;但由于这种或那种原因,也有一些考题要求不合理,从考查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看,效果较差,引起了全国各省有关的大学和中学老师以及竞赛委员较普遍的不满和质疑,认为这种模式的导向不好。这是命题应该改进的问题。昨天下午竞委会上已决定,将要召开一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的扩大会议,内容之一就是要对竞赛试题特别是近几年的试题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使竞赛试题能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更好的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同学们,你们现在尚处于高中阶段,各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也不相同,不管你暂时取得的成绩如何,但只要对你有兴趣的学科投以深情、迷恋,有强烈的契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又能重视对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想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理想的道路。

最后祝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庆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爱因斯坦文集〉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

***译者阮一峰。原文网址:http://www.news.harvard.edu/gazette/2009/06.04/chu_speech.html

音频下载:http:// harvardmag.com/media/2009-commencement-day-chu.mp3(17.5MB)